知名校友王振义
发布时间:2016年06月24日      来源:上海市向明中学



王振义

中国工程院院士



    男,1924年11月生,1948年毕业于震旦大学医学院获医学博士。上海震旦大学校友会第二、第三届会长、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终身教授。一直从事内科、病理生理学的教学、医疗和科研工作。历任医师、教师、校长,现任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华血液病学会副主任委员、国际心血管联盟血栓止血委员会理事,1995年荣任中国工程院院士。

    1956年建立血液病甲、乙的诊断方法,1973年主持血液专业研究,1979年成立了血液研究室。在国内首先建立血友病因子Ⅶ、Ⅸ缺少的诊断、鉴别方法;首先提纯Ⅷ因子及相关抗原;首先研究血小板相关抗体和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廒的发病机制;苗先提纯llll小板球蛋白并制成抗血清。提出,治疗肿瘤不能光停留在杀死癌细胞的观念上,可以对肿瘤细胞进行诱导分化和诱导调亡。

    曾因因子Ⅶ的基础与临床研究,于1981年1982年二次,获卫生部科研成果乙等奖,1984年血液专业被审立为市重点学科。1987年组建上海血液学研究所。1989年因商炎防治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研究,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工等奖。1988年在国际首创应用“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为应用诱导分化方法治疗恶性肿瘤创造了成功的范例,被誉为“人类癌肿治疗史上诱导分化获得成功的第一人”;并在2000年9月获国际权威学术信虑、机构(ISI)颁发的“经典引文集”;1988年获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1989年、1992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其机制研究,获1993年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

    1991年获“90法国突出贡献医生”奖牌。1992年3月被选为“法国科学院外籍通讯院士”。1992年获魏克斯曼肿瘤研究基金会表彰奖。    1993年获法国政府颁发的荣誉军团骑士勋章。1994年获凯特林医学奖的第一位中国人,并获上海市首届医学荣誉奖、1994年上海科技功臣称号。1995年1月获何梁何利基金奖。1995年7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7年3月获瑞土布鲁巴赫癌肿研究奖和法国卢瓦茨癌症研究奖。1998年10月获法国世界(国际)祺诺台尔杜加奖。他领衔的《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研究论文为该领域内最前沿国际学术刊物所发表的大量论文所利用,成为最有国际影响的学术文献之一,并在2000年9月获得国际权威学术信息机构(ISI)颁发的“经典引文集”。2001年5月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荣誉科学博士,成为我国第一位获此殊荣的科学家。

    王振义教授医德高尚、诲人不倦、培养人才。他的学生陈竺现为中科院院士、科学院副院长。王教授多次获得国际国内授予的荣誉和奖金,但再三表示自己只是一个普通医生,病人痊愈才是自己最大的奖励。他屡次宣布把获奖的部分奖金捐献出来,通过成立“白血病诱导分化疗法基金”(后改为肿瘤治疗研究基金),捐献给学校、瑞金医院、血液学研究所,奖励在“白血病诱导分化疗法”、“癌症研究”等领域作出突出成绩的基础、临床研究人员,特别是刻苦钻研的年轻人和在医、教、研各方面作出突出成绩的教师和研究生。

    注:其论文为该领域内最前沿国际学术刊物所发表的大量论文所利用,成为最有国际影响的学术文献之一。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