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取“超女”养分点燃校园激情
发布时间:2016年06月16日      来源:上海市向明中学
     近日,上海市向明中学部分高一、高二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编写的“超女校园读本”举行了首发仪式。在这本近 5 万字的《超女热前的冷思考》一书中,作者从中学生自己的角度出发,探寻“超女”热潮背后的心理密码,思考当代中学生的“新偶像观”,并详尽分析“超女”成功的“全民快乐盛典”策划理念,试图从中汲取有益养分来“激活”校园活动。
    “超女热”引发思考
    出书源自一串问号
   “这本书的诞生,来自于一连串的问号。”该书的主编、向明中学学生会主席柳成荫告诉记者,本学期开学初恰逢“超女”总决选落下帷幕,尚沉浸在热潮中的同学们三句话不离“超女”。为什么大家对“超女”如此热衷?为什么有些学生不惜逃课观赏这档节目?为什么学生会全力投入的校园活动,却经常遭遇同学们的“冷眼旁观”呢?“超女热潮应该可以带给我们一些启发。”在柳成荫的提议下,由学生会牵头,十多个高一、高二学生组成了编写组,开始了“超女热”的“冷思考”。
   学生编写组首先为该书构思了一个大致框架,在听取专家意见后,确定将主体分成“发掘篇”、“思索篇”、“启示篇”三个部分,分别从“超女”热潮的心理分析、折射出的中学生“新偶像观”以及“超女”效应对校园活动的启发等三个角度出发。有了想法后,这群高一、高二的学生开始满怀激情地编写该“超女校园读本”。“我们根据确定的框架分成了三组,分头收集资料、查阅心理学理论、采访同学、走访专家……那一阵子,大家快把学生会办公室当成家了,每天都弄得精疲力竭。”编委会成员之一的余英磊同学对记者说,写书对于他们这群学生来说真的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要经常开会讨论,互相激发灵感;由于是合作出书,要考虑和协调的事情就更多了。
   写书就是“写自己”
   没有对错想说就说
   作为该书的编委之一,张哲婷表示,写书的过程,事实上就是在写“自己”,在体会和思考“自己”的一些行为和做法。她认为,这个世界上只有三种事:愿意做的事、不愿意做的事和必须做的事。很多时候,家庭和社会都在不停地往青少年身上加压,学生们大部分时间都在做“必须做的事”。现实生活里他们找不到释放压力的地方,而“超女”正好给了他们放松的舞台。看“超女”不是一件“必须做的事”,却又有很多吸引人的东西,使它成了很多人“愿意做的事”。
   经过两个月的集体奋战,书稿初步完成。“是否‘应时'推出呢?”主编柳成荫思考着,“热潮尚未褪去,在这种自己尚‘迷糊'的情况下出书,难免有‘炒作'和‘赶时髦'之嫌。”最后,柳成荫作出了一个富有“创意”的决定:冷藏书稿,“我们需要更多时间来好好审视一下自己写的东西,还有想法”。
  “可以说,几个月来的思考和努力,不仅回答了我们意欲寻找校园活动出路的初衷,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青春期表达的渴望。”柳成荫说,这本书代表了学生们的心声,大家都是在说自己想说的东西,不存在对与错的观念碰撞,“这本书不仅写给我们自己看,更多的是给同学、老师、朋友等人看,让他们通过该书来认识我们,认识我们的想法和创意。” 12 月 26 日 ,在距离“超女”落幕 4 个月后,书稿完成了最后的修改并在学校举行了首发。
   找准学生“口味”
   向明中学部分学生集体写书这一举动,是对“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