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定律和生活1
发布时间:2016年06月16日      来源:上海市向明中学

     2004年底,在区教育学院张主方老师及其工作室和学校物理教研组的帮助指导下,我设计了一节针对高中物理课本中《牛顿定律》章节的复习课。我希望这节课能够在授课模式上有所创新,实现现代信息技术和教学信息化实验手段与课堂教学的整合,加强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作用,从而体现从物理走向生活,从生活走向物理的课程理念。

一、教学构想


[教学分析]


    本章在前两章教材——《直线运动》和《力的合成与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揭示运动和力之间的关系,找出物体相互作用时所遵循的规律.本章的知识,是经典力学的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热学、电学等其他部分知识所必须掌握的内容,在整个物理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是高中力学部分的核心.

    本章内容可分为三个部分: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三定律。本章最基本的概念是物体的惯性,牛顿第二、三定律是本章的教学重点.


[教学目的]


    本节课是整章内容学习结束的阶段复习,教学目标主要有以下几点

知识和技能:深化对牛顿三定律的理解

    会对实际问题和现象做出解释和分析

过程和方法:学会捕捉和观察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逐步提高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体验建模和实验是研究和解决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

态度和价值观:在活动中学会交流和小组合作

    体验成功的喜悦和价值的体现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加深学生对牛顿定律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难点:组织、引导学生从科学、技术、社会、生活现象中寻找案例,建立物理模型,解决物理问题


[教学创新点]


1、所有案例的搜集、整理和交流通过发动学生而完成

2、引入STS思想,强调案例应该从科学、技术、社会、生活和实践中提炼而来

3、网上讨论区的建立


[教学设计]


    在完成牛顿定律整个章节知识点的学习后,教师往往会集中安排两到三个课时作为习题课,以此来深化学生对牛顿定律的理解,培养学生运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通常情况下,物理习题课是按照这样的模式进行的

    例题讲解——习题操练——较高难度的例题讲解——较高难度的习题操练……

    经验证明这样的习题课教授模式是行之有效的,能够比较好地达到规范运用物理规律来解题的目的。但是这样的授课模式也存在一定的缺陷,主要表现为:

1、课堂中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不够充分;

2、学生发散性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有一定的欠缺;

3、习题中的物理情境大多比较抽象,学生缺乏感性认识,不能很好的理解题意,这也往往是解题的最大障碍。

    为了让复习习题课变个模样,让学生感兴趣,有更多的收获,我从以下方面对课堂进行设计: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在课前从图书资料中、从网上、从生活实际中寻找涉及到牛顿定律应用的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