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创造力发展的社会环境因素
发布时间:2016年06月16日      来源:上海市向明中学
    内容提要:本文主要回答什么是创造力及创造型人材的人格和行为的特征,还讨论了文化传统。国家的科技战略、教育因素对创造型人材成长的影响,并提出只有创造型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创造型的学生。

关键词:创造力;文化传统;科技战略;教育

中图分类号:G3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6333(2000)02—0049—04

一、创造力与创造型人材

    创造力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最根本的特性和标志。社会变革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都依赖于科学知识及技术上的创造和发明。一个民族称雄于世界,依赖于一大批创造型人材的培养;一个人要成材,必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现代国际竞争的核心是知识创新,而知识创新的关键是培养出具有创造能力的创造型人材。人材的培养是现代社会最迫切的任务,对于创造力研究的重要意义在于使人类创造力的发展从自发走向自觉,从而尽可能地挖掘出人类的创造潜力。

    在心理学上,创造力是一个非常复杂、颇有争议的概念。在众多研究者中有人强调主观创新,有人强调创造的目的性,有人侧重创造过程,有人侧重创造的结果。有些学者把创造力定义为“根据一定目的,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注:董奇《儿童创造力发展心理》,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2页。)采用这一定义的理由有二:一是个人的创造力通常是通过进行创造活动产生创造产品体现出来的,因此,根据产品来判定是否具有创造力是合理的;二是产品看得见,摸得着,易于把握,根据产品或成果来判定创造力是切实可行的方法和途径。到目前为止,几乎所有创造力测验都是以此为基础的。但是,有人提出有没有创造力和有没有创造性产品不是一回事。以创造性的产品判定一个人的创造力是可行的,但不能肯定尚没有创造性产品的人就一定不具备创造力。因为具有创造力不一定能保证产生出创造性产品来,创造性产品的产生除了具有一定的创造能力外,还需要相关的知识、技能、机遇和环境条件等。由此可知,创造力有潜在和显现的两种状态。创造力的潜在状态是指创造力以某种心理行为能力的静态形式存在,它从主体角度提供并保证产生出创造性产品的可能性。从这种意义上说,有些学者又把创造力定义为:“在特定目的和条件下,可能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注:董奇《儿童创造力发展心理》,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3页。)这一定义对于教育工作更有意义,因为学校教育的任务重在培养学生的潜能,多数人的创造性产品的生产是在走出学校以后完成的。

    诸多研究者们一般从个性特征和行为特征两个方面对创造型人材进行描述。蔡惠京等人在《创造力开发》(1997年版)一书中提出创造型的人材在个性上具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1)具有创造意识。创造意识是驱使个体产生创造行为的心理动机,没有强烈的创造意识,不可能去从事创造活动。(2)具有造福于人类的远大理想。在科学史上有重大发明创造的人,大多在青少年时代就树立了造福于人类的远大理想。(3)大无畏的勇气。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陡峭的山路。这种大无畏的精神在现代生活中就表现为在学习和研究中不畏劳苦和艰难、不惧风险和失败上。(4)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意志。创造过程是艰难而又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