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构建激励机制体现的是变传统的专制型管理思想为现代的民主型的管理思想。这种管理思想,是尊重学生在班级管理的主体地位,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服从,而是主动地参与,促进班级管理的现代化和科学化,提高班级管理的效能。班主任应该将满足学生较高层次的需要作为着眼点,以满足他们自尊、自我实现的成就感,激发他们创造的潜能。通过目标设置,建立目标的导向激励机制,使个体和群体的发展更加和谐。全员参与,面向全体学生实行参与激励机制。班主任要激励学生奋发向上,就需要善于把握情感,善于用情,以情激励。班主任在教育学生时不仅要“晓之以理”,而且要“动之以情”,善于抓住时机,加以引导,激励学生奋进。
关键词:需要激励机制 目标的导向激励机制 参与激励机制 情感激励
学生个体决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他们是一群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青少年。他们渴望得到重视,渴望获得赞许,而一旦这种需求得到满足时,他们就会激发起朝更高目标努力的信念。构建激励机制体现的是变传统的专制型管理思想为现代的民主型的管理思想。这种管理思想,是尊重学生在班级管理的主体地位,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服从,而是主动地参与,促进班级管理的现代化和科学化,提高班级管理的效能。通过激励机制,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使班级充满勃勃生机,成为一个团结奋进积极向上的集体。学生自我管理、自我规范、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能力得到锻炼,进而使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等个性品质得到发展,从而体现“以人的可持续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对学生未来发展有深远意义。
(一)设立“理科学习小组”,建立需要激励机制
亚伯拉罕•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每个人内部都存在5种需要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这五种需要分成高层次和低层次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是较低层次的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是较高层次的需要。较低层次的需要可以从外部使人得到满足,较高层次的需要从内部得到满足。当任何一种需要基本得到满足后,下一个需要就成为主导需要。根据需要理论,班主任应该以激发学生较高层次的需要为着眼点,创设各种有利于激发学生内驱力的情境,给他们提供各种机会,搭设舞台,让他们一展风采。我在实践工作中创立“理科学习小组”的做法就是一种尝试。
2004年9月我担任高一(10)班主任,我发现班级学生比较偏爱文科,而理科成绩不佳。有些同学题目做不出,甚至有抄袭现象,于是我在班级设立“理科学习小组”,他们可以自主精选题目,利用休息时间给班级同学讲解。也可以就同学在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给予解答。理科小组同学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他们为了讲课的质量,经常利用课间讨任,办公室里也经常出现他们向老师请教的身影。很多成员在周记里写到:自担任理科小组组员以来,身感责任重大。为了不辜负同学的期望,总是尽最大的努力,尽量给大家以满意的解答。经过一段时间,班级同学对理科兴趣增加,不仅杜绝抄袭现象,而且理科成绩有向上的趋势。理科学习小组的成立,激发了学生的自尊心,让他们更多地感到来自同学和老师的关注与期望,这激发起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