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学校开展了有关从一大到新天地的民族精神展示活动。去年12.30是学校的公开展示日。在这一天,全校各个班级采用多种形式向来自市、区的领导和各个学校的老师展示着我们开展民族精神活动的成果与收获。
我班的展示成果是我的一节英语公开课《what shoud I do》。
教学目的:
1.将素质教育融入课堂教学,给学生思考空间:如何做一个诚实勇敢的人。
许建苗校长每年对新生的入学教育中总要提到一句“先成人,后成才”,而我校的课堂教学也一直秉持和素质教育密切相联系的原则,将素质教育的理念切实体现在课程标准的各个部分。
这篇课文《what shoud I do》描绘了三个令人思考的小故事。第一个小故事:朋友不小心把花盆从高层建筑物上摔了下去,幸好没有伤及他人,但警察在调查此事。作为旁观者和好朋友的我,不知该不该将事实告诉警察。第二个小故事:在地铁里,我看到一群男孩在欺负弱小,可是我势单力薄,在匆匆下车的同时,我怀着一颗内疚的心。第三个小故事:超市收银员态度恶劣,但是她不小心多找给了我钱。我觉得我们之间扯平了,但是后来又觉得内疚。
这三个小故事通过对这三个小故事的小品编排,演绎,讨论,从而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如果我是作者,我会怎么做?从而教给了学生如何做人,做一个勇敢的人,做一个诚实的人,这也是我们民族精神的一部分。
2.展开对话题“如何做一个可爱的上海人”的讨论,进一步引发学生们对于做一个能够体现上海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形象的上海市民所应具备的品质的理解。
从这三个小故事我又联想到最近报刊电台互联网经常讨论的一个话题《如何做一个可爱的上海人》,作为一个可爱的上海市民,可爱的当代中学生,我们应当具有怎么样的人文素质和品格。
3.提高学生的英语表达综合能力。
这是一节英语课,在英语课上通过一系列的词汇复习,用英语演小品,讨论等等,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1.对所学内容的知识整理,复习。
通过词汇,翻译的练习,对课文的结构,知识点理解更加深刻。
2.发挥学生在课堂的主体作用,让他们在课前编排三个故事的小品,在课堂上表演。
在这一环节,同学们把文中人物的内疚心情演绎的很好,语气语调也非常逼真。
3.引出讨论,如果我是作者,我会怎么样?
同学们进行了激烈的讨论,最后得出结论,要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做勇敢诚信的人。
4.课前搜集资料,小组讨论“如何做一个可爱的上海人”。
同学分成小组,通过查找资料,拍照片,以及平日的仔细观察,利用多媒体做了课件。因为时间关系,我只能选择部分同学的作品上台展示。
5.我班德国同学KATHY心目中的上海。
Kathy在上海拍了很多照片,在这堂课上也展示给大家看。有接头忙碌指挥行人的交通协管员,有辛苦的清扫工,有繁忙的街头时尚的人群,有林立的大厦建筑,还有公交车上温馨让座的提示。。。一切都展示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