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正处于形成自身的价值观、人生观的阶段,开始喜欢思考,情绪容易波动,在自我成长、人际交往方面面临种种烦恼,容易产生不良情绪。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人们产生不良情绪时,合理的宣泄有利于心理平衡。但往往很多中学生不知道如何合理地宣泄与排解不良情绪,不是伤害了自己,就是伤害了他人。这不仅会影响他们日常的学习与生活,还会影响人格的成长与完善,甚至会持续影响相当长的时期。青春期烦恼与困惑的出现是无法避免的,学生需要学会的是如何正确地面对与处理它们,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人格也会不断成长成熟起来。
心理学研究和实际观察发现:青春期交往范围广泛,既有同性知己,又有异性朋友的人,比那些少有朋友,或只有同性朋友的人的个性发展更完善,情绪波动小,情感丰富,自制力较强,心理健康水平较高,容易形成积极乐观、开朗豁达的性格。青春期的学生处于异性吸引期和异性眷恋期,他们向往异性交往不仅是一种自然而正常的现象,而且可促进人格的健康发展。然而有的人怀着一种特殊的心态,以警觉的目光把眼睛盯在男女同学的交往上,而且用一个“早恋”的放大镜去夸大其中的细节。这实际上对思想尚不成熟的学生是一种心理暗示,有着极大的误导效果。因此,帮助中学生形成正确的异性交往观、把握适当的异性交往方式与分寸是一项非常迫切的任务。
二、基本情况
高三女生小阳,刚进高一时,班中有一男生A各方面都不错,较引人注意。一次,A的东西掉到地上,小阳弯腰帮他捡起来后,自己的脸却红了。小阳的同桌B注意到这一现象,马上开玩笑说“小阳对A有感觉,喜欢上A了”,并将此在全班宣扬。小阳当时觉得非常尴尬,脸更红了,但她没有与B辩解,因为她不想因为争论而破坏与同学的关系。
此后,小阳看到A经常会有脸红的反应,她很害怕别人以此开玩笑,感到困扰,但总是自己想办法控制。同时,她也渐渐开始注意A,发觉自己好像真的对他有好感。高二时,两人在网上聊天,了解加深,开始有较密切的交往。但最近,A对小阳有些疏远,小阳觉得莫名其妙,又感到无奈,于是主动提出“就这样算了吧”,二人不再来往。
断绝来往后,小阳发现B正与班中另一男生C交往密切,虽然她对C并无什么特别感觉,但一注意到C就会脸红,到后来,甚至一听到有人说起C,小阳就会脸红。她非常担心别人发现自己脸红而议论和猜测,尽量避免接触与A、B、C关系较近的同学,可她越担心就越容易脸红。小阳对此感到非常不解和困扰,已进入高三,怕因此而影响高考,于是来到了心理咨询室。
三、分析与诊断
1. 问题诊断
症状量表SCL-90测试结果显示小阳有重度焦虑(见图1),可见,这件事确实使她非常担忧与焦虑。
小阳的不良情绪未得到宣泄:高一时B开玩笑让小阳非常尴尬,所造成的影响非常强烈,产生的不良情绪一直未得到宣泄而是被压抑了,其潜在影响也一直存在,只是被隐藏了。
小阳易受暗示,认为自己脸红是很不正常的现象,总是担心自己会脸红,这种强烈的消极心理暗示促使她脸红的现象更容易发生,甚至形成了条件反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