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学科中实施创造教育的策略与案例1
发布时间:2016年06月16日      来源:上海市向明中学
【化学教研组教学特色】
严格的教学常规管理是使整个教学集体活而有序,行而有矩的基础。先进的教学思想,宽阔的科研视野是使整个集体永保活力的根本。教研组、备课组活动体现学术性、研究性和创造性。
为了从整体上改进化学教学,提高全体教师的教育教学素养,自2000年起,我们教研组在化学基础性课程教学中引入了STS(科学—技术—社会)思想。为了更好地以科研为先导,指导教学实践,将化学学科与环境教育相结合,让学生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动效应,建立环境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开展了“中学生环境教育模式探讨”的实践。
近几年来,化学教研组累计出版各类书籍十余种,积累了大量的教育教学经验,形成了“以问题为中心,群体合作,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已完成校本教材《分析化学基础》的编写,汇编整理成高一、高二教师资料包,优秀教案集,优秀课件集。
此外,每学期都有5—6个学生小课题组在老师的带领下开展研究,其中,有获得市、区一、二等奖的优秀学生课题及论文。在学科竞赛方面,近两年来,无论是市白猫杯应用化学竞赛,还是市东华杯化学竞赛,乃至全国化学竞赛,屡次获得第一、第二的好成绩。
在研究型课程的展示,创造教育思想的介绍,多媒体运用于课堂教学的展示等一系列活动的开展中,我们的教师都积极参与,向全国、全市同仁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展现化学教学的魅力,展现我校的办学思想,受到了一致的好评。

一、 学科特点与指导思想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其特征是研究分子和创造分子。迅猛发展的化学已成为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能源科学、信息科学等领域的重要基础,它在解决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有关问题、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促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化学是一门孕育着巨大创新机会的学科,它和社会生产以及生命环境等方面有着广泛而紧密的联系。根据统计,世界的发明与创造专利申请中,近20%与化学化工有关。无论是生活中接触到的新材料和新药物,还是新能源开发、环境保护等热门问题都与化学紧密相关。见下图:


化学研究物质宏观的组成、性质、变化,需要运用实验和观察手段,以及通过文献检索来收集需要的信息,还需要用化学语言进行描述,更需要对众多的化学事实进行科学的概括和理论思维;化学也研究物质微观的结构和反应历程,需要进行推理、类比、微观想象和创造性思维,从而确定分子中的原子是如何结合、相互影响和变化、运动的,确定物质结构与物质性质之间的关系等。化学探索是一种有个人特色的、高度竞争性的活动,需要坚持不懈的进取精神和创新精神,需要动手与动脑相结合,同时也为个人的思维发展提供了大量的机会。
在化学教学中实施创造教育的指导思想是:不侧重于模仿和储存知识,而重在向学生提供有助于创造力开发的教育和指导,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具体分析包括以下几点:
1、运用实验和观察的手段进行探索和验证。通过演示实验及学生实验,强调科学观察在科学创造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实验方案的设计和信息的收集,初步学会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
2、研究物质微观结构和反应历程。通过对微观颗粒及分子结构的认识,重视原型启发,激起联想,指导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