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值得反思的教育信条:塑造知识人2
发布时间:2016年06月16日      来源:上海市向明中学
    科学范式知识的另一特征是它的逻辑陈述。知识被看做是一个概念系统,它运用人的知性思维把不同层次、不同属类的概念,严格按照普遍的逻辑规则建构成系统的知识。知识是由概念所组成的,因此,它是抽象的、普遍的;知识是按逻辑法则将众多概念归之为一的体系,因此,它是系统的、同一的。存在于学校之中的知识更是如此。按照这一标准,那些具体的、无序的、特殊的认识和意识都不能称之为知识,知识所关注的只是具有普遍性的理论逻辑,知识只能从这种逻辑中产生,知识的发展只能是这种逻辑的不断完善和自足。因此,知识的表现形态必定是与生活、与具体对象抽象分离的东西。知识人也是一种活在概念世界中的人,在这个世界中,概念、逻辑等被视作法则,世间的一切都要受它们的支配,生活世界本身的多样性、丰富性、复杂性都要经过它们的过滤.来自于生活世界的人之具体感觉、经验、体验等都要被蒸发,“剔除了其世俗源头所遗留下来的蛛丝马迹,变得十分‘纯粹’” (哈贝马斯),一切思想和经验都要屈从于排除异质差别的抽象同一性。

    知识既以(自然)科学为圭皋,以事实为对象,而事实又被看作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为此,知识的科学范式必定是客观的,是跟人自身的利益、价值、意义等追寻相分离的,它被定义为“价值无涉”,也只能是纯粹真理的载体。个人的价值观被看作是科学认识的障碍,在涉足知识时要将它“悬置”,知识所崇尚的是客观事实,它要隐匿的是主观的价值与意义。知识人也就被要求成为“价值中立”的人。它为人们提供的只能是“客观的真理”,对于现实生活的应然指向则必须是“讳莫如深”,因为它超越了“客观”的界限,于是,知识人的主体性也就被消解,他们也就失去了直面生活的能力、现实批判的指向、无可逃避的社会责任。这跟韦伯所说的“专家没有灵魂”。

    知识人的世界是一个意义缺失的世界。人与其他动物一样,都有他的生存的现实过程,但人之生命活动却又不是与这种现实的生活过程相等同的,人与其他动物之区别还在于他总要对他的现实生活作出反思,去追寻现实存在的各种意义。人的生活是寻求意义的生活。为此,人又生活在一个意义世界中.意义世界是人所特有的生活世界,人是追寻意义的存在者。在这个意义世界中,人对其自身生存意义的追寻更具有重要意义,它是一切意义之意义。人要活得有意义,有的人就是因为感到活得无意义而不再活下去。由此说明,意义世界对于人来说是不可或缺的。意义的追寻在人来说就是对现实存在的一种反思,通过这种反思,使自在存在的现实生活进人人之自觉视域,使人由自在走向自为。意义之追寻也是一种超越,人们追寻现实存在的意义就是意味着对现实的、既定性意谓之追寻,是对现实的、既定性之外的存在之境的追寻,也是对现实规定性的突破。为此,意义的追寻必须超越现实存在的指向,它构成人的生活目的与理想,使人趋于完美。归根到底,意义的追寻使人回归于他的真实存在,人正是在意义追寻中不断超越现实的规定,走向自由的本质。

    在一个科学知识称霸的世界中,各种意义的追寻都会成为无意义。“科学”只承认那些符合客观实际的事实材料方是知识和真理,探寻这样的知识才是有意义、有价值的。而意义的追寻却具有主观的因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