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学科中实施创造教育的策略与案例2
发布时间:2016年06月16日
来源:上海市向明中学
2、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创造潜能
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成为是一个发现者,探究者,探索者。在青少年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创设“问题情景”能满足这种需求。
1) 激疑营造和谐氛围
兴趣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催化剂,教师在课堂上要依照知识的科学性和趣味性,选用适当的趣例或日常生活中的实例来设置疑问,诱发学生急于解疑的欲望,激起强烈的学习动因。例如:
在讲述“氯气的漂白杀菌作用”时,为了使这一单调的内容变得饶有趣味,可创设几个问题:①夏天的自来水为什么有一股很强烈的气味,水中混入了什么物质?②通入氯气为什么能消毒?③久置的自来水中特殊气味为什么会消失?
这类贴近生活实际的设疑,增强了学生对本课内容的学习兴趣,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2) 引入矛盾于无疑处生疑
“于无疑处有疑,方为进矣”。在课堂教学中往往出现书上怎么说,学生就怎样回答的情况。“书”云亦云,如何“医治”这种毛病?有效手段就是教师要适时引入矛盾,于无疑处生疑,活跃学生思维,树立创新意识。例如:
在上“胶体”一课时,先让学生写出KI +AgNO3 AgI + KNO3,然后提出:是否在任何情况下,碘化钾和硝酸银溶液反应都有黄色沉淀产生呢?
这种标新立异的提法,引起了学生的争论和反驳。通过补充在一定浓度的硝酸银溶液中加入碘化钾,边滴边振荡的实验,其结论出乎学生的意料,打破了思维定势,使学生感到新鲜,从而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3) 在重、难点处引导学生探究
教材的重、难点往往是学生感到学习困难的所在。学生迫切希望弄清楚问题的来龙去脉,此时教师应抓住这个节骨眼,制造矛盾冲突,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使学生在探索中找到问题的答案。例如:
在讲“盐类的水解”时,教师一开始就设问:酸的水溶液由于[H+]> [OH-]而显酸性,碱的水溶液由于[OH-]>[H+]而显碱性,那么正盐的组成中只有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它的水溶液是不是都显中性?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教学重点。接着通过学生分组实验,用PH试纸分别检验CH3COONa、NH4Cl、NaCl三种水溶液的PH值,学生观察现象后,教师再提出:“这些盐本身并不能电离出H+ 和OH-,为什么有的溶液显酸性,有的显碱性,有的显中性呢?此时,学生的脑子里充满疑惑,通过对水的电离平衡,强弱电解质的复习,学生自己推测出溶液中[H+]和 [OH-]的关系,解释溶液PH值不同的原因,从而牢固地掌握盐类水解的概念、实质和规律。
4) 质疑创设兴奋高潮
不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创造性,安于现状,囿于常规,不善于站在习惯思维的对立面上去考虑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提出一些与常规相悖的问题,从而形成课堂教学的高潮,诱导学生分析、探索其中的规律。例如:
讲到“硫酸根离子的检验“时,可设计一个实验:取一溶液(标签背向学生),加入几滴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继续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然后发问:这种溶液里有无硫酸根?大多数学生不假思索地回答:有。这时教师慢慢拿起盛此溶液的试剂瓶,并把标签面向学生,标签为硝酸银,学生愣然,转而恍然大悟。同学们兴奋了,教师接着让学生讨论:该怎样检验这种溶液中有无硫酸根?使学生悟出用氯化钡作试剂检验硫酸根离子的前提条件。
5) 课堂结尾巧妙设置悬念
课堂教学不可能面面俱到,有些问题需要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