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国内外的管理者越来越注重软管理,即以情感因素为主的管理。因而,我认为学校是以“人”管理为主的单位,也许软管理是最佳的管理方案。其管理的关键则是运用心理学中的激励原理,来调动教工的积极性。那什么时激励呢?顾名思义:是激发和鼓励的意思,指的是持续激发人动机的心理过程。具体说,则是激发人的动机,使人有一股内在的压力,朝所企望的目标前进的一种心理活动过程,通过激励使人的某种内部或外部刺激影响下,始终维持在一种积极的兴奋之中。
进入90年代以来,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内容与方法的更新换代,已成为我们教育改革的主旋律。目前,中学教育一方面所面临的是目标明确,任务艰苦,工作繁重;另一方面,中学教师的社会地位不很高,经济收入不可观、工作、生活环境也不太理想的情况下,我们学校力求运用管理心理学的原理,在多环节、多方法、多层次的激励上多下功夫,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为把我们学校办成“高质量、高效率、学生有特长”的全国一流重点中学而努力。
一、对教师进行多环节激励
激励的心理学的基本问题,就是需要动机和目标问题,行动的发生及其努力与否,就决定于需要动机的强度和对目标的期望程度,对教师积极性的产生和是需要――动机――目标的过程。因而激励必须抓住三个主要环节:
第一是需要环节。
需要环节,即在要注意满足教师的不同需要,使教师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需要是个体对其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自然的或社会的、物质的或精神的)转达化为主观体验时的心理状态,按照心理学所提示的规律需要产生动机,动机支配行为,行为指向目标。由此可见,需要是人们产生行为的原动力,是人的行为积极性的心理基础。学校教师同其他人一样,积极性心理源泉也来自他们的需要,因此,进行教师心理管理,要从满足教师的需要出发,以有效地激发动机,达到调动教师积极性的目的。首先,学校管理者要了解教师的各种需要。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要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和自我实现需要。教师个体也如此,他们有生活福利的需要,有家庭、社会生活需要,包括社会需要,希望社会安定、团结;希望社会经济繁荣、道德高尚等。也有集体关系需要,如要求同事之间团结、友好、互助、尊重、理解等。他们还有工作、学习和晋级等需要,希望得到学校、社会的重视,职称能晋升。渴望得到各级各类先进的称号,特别是当代的教师还有强烈的求知欲。其次,管理者要根据教师的各种需要,尽可能的给予全方位关心、关注,并力求帮助解决。教师安居才能乐业,只有解决好了教师的衣、食、住、行、医疗、子女上学招工等生活问题,教师才能安心工作;逢年过节发给实物,使教师能与家人欢度佳节;搞好学校的校办企业,提高教工的奖金福利,提高教工的生活水准,特别是在教师本人或家属得重病或遇到其他重大困难、灾难时,学校管理者竭尽全力予以关心和帮助,这样才能解除教工的后顾之忧。以上这些是教师的低、中层次的需要。此外,要给教师创造更多的学习、进修的机会,以获得进一步的提高;当教师获得成绩或出色的工作时则要及时地予以表扬和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