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明中学94届校友、上戏副教授陈晔:巧用案例——专业基础理论课《设计原理》
发布时间:2023年04月20日      来源:周剑霜


(舞美系课程思政建设)

课程主讲教师:陈晔

上海戏剧学院舞美系副教授,研究生导师。

九三学社上海市文化专门委员会委员、九三学社静安区委委员、上海静安海外联谊会理事

主要研究领域:视觉艺术、文化宣传类美术设计、品牌策划、文创设计等。

高校教龄近20年,三获校优秀教学奖、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多次指导学生作品获得全国、省市奖项。开设专业理论课《设计原理》、专业主课《演艺传播设计》,分别获得校重点课程、校重点教材、校精品在线课程、市级重点课程、上海市教委“党史学习教育与课程相融合示范典型案例”“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等荣誉。202212月被授予九三学社全国宣传思想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设计原理》

前言

2018年受到医学院解剖课课程思政建设案例的启发,《设计原理》一开始就以大思政的理念开启课程思政建设。

如今的《设计原理》是以通识类美育课程建设为己任,回顾了设计的发展历程,归纳了设计的基本原理。

这门课虽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学科针对性,在授课中通过大量知名的、时鲜的案例对理论知识点分析、探讨、举证说明,但课程中也对设计领域中最基础、基本的理论知识进行普及性教学,因此近几年也建设成为了全院“跨界拓展”通识选修课程。

通过这门课程学习,美术类专业学生可以提高对设计邻域的认知度和兴趣度,了解设计的创新性和实践性原理;其他艺术类专业学生可陶冶情操、提高审美、增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以及对艺术设计的理解能力;同时,课程内容可以提升学生们的艺术修养以及职业素养,对今后专业学习、生活和发展有所帮助。

图片课程建设沿革

2008-2020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基础理论课程

2009-至今  院系选修课、全院“跨界拓展”通识选修课

2016-2017年 校级重点课程 结项

2017年 上海戏剧学院第四届教学成果奖教学奖

2017-2018年 校级讲义 结项

2018- 校级重点教材 推进中

2018-2019年 校级课程思政 结项

2019-2021年 市级重点课程 结项

2020-2023年 校级精品在线课程 推进中

2021年 荣获党史学习教育与课程相融合示范典型案例 称号

2022年 荣获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本科)称号

2022年 荣获课程思政示范团队(本科)称号

|课程建设四阶段|

第一阶段:主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把枯燥的理论课上得更生动,如何理论联系实际;

第二阶段:主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把“课程思政 ”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

第三阶段:主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把 “党史学习”融入课程思政建设;

第四阶段:想要解决的问题是结合线上课程录制, 如何做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设计原理》作为一门专业基础理论课,覆盖面广、内容庞杂,但其内容也有贴近生活的特点。如果采用传统的理论教学方法,对于缺乏专业认知和社会实践的大一学生来说,很难引起他们对专业学习的兴趣,也不利于之后进入专业创作教学时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因此利用经典或身边恰当的案例来举证理论知识点,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从而锻炼学生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专业创作课程打好扎实基础。

因此,在第一阶段案例教学建设基础上,课程思政建设阶段选用一些大家熟悉的、正能量案例(比如红色案例、环保案例、版权案例等),巧用案例,挖掘“思政”元素,从案例引出大“思政”概念,能促进学生健康人格发展。

《设计原理》分五个章节内容,根据每个章节的教学目的,会选用不同侧重点的思政案例。

曾经有老师问:“国外的案例如何做课程思政?”,因为《设计原理》的思政建设是大思政的概念,而且“设计的目的”就是为人服务,解决问题,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所以在第一章节认知设计中就列举了不少优秀的、正能量的国外设计案例。比如可口可乐三个“瓶盖”案例,三个案例通过瓶盖“创新设计”对应当下比较关注的“绿色设计”“关怀设计”的话题。同样,课程里还有“可乐白丝带”成为“沟通”的纽带的暖心设计案例,优秀的设计作品提示了人与人之间“沟通”的重要性

巧用国外优秀案例

《设计原理》的第二章节说的是设计史中的一些事、一些人。2019年之后课件中增加了一部分中国设计故事,特别是建国初期国家形象设计的历史故事。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增强“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自信”。课程聚焦国旗与国徽设计案例,侧重体现出“中国美学精神、工匠精神、创新意识、团队精神”。以上的故事也同时引出几位参与国徽设计、政协标志、团旗、人民币图案等老一辈设计师故事,从专业能力更从艺德方面介绍优设计师。

巧用“国家形象设计”案例

《设计原理》最后章节是说设计的实现,解读设计为人服务,设计满足人类进步的需要,以及“设计需要改变”的原因,以往多会举一些国外品牌标志变化的案例,如今替换一些国内品牌,当然更少不了融入“校史”,介绍一下学校标志与标准字体设计的由来、含义与演变。

巧用校史案例

《设计原理》中一节课的教学实施方案

受到2019年北京国际设计周主题展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国家形象设计展》的启发,通过展览内容加上相关资料收集与整编,中国国旗、国徽等国家形象设计的过程以及设计背后的历史故事,被成功植入课程教学知识点讲授。

课堂上首先讲授“国家形象设计”概念,其次结合案例展开知识点“设计中的图形与色彩的象征性含义”等讲解与讨论。 同时根据学生专业区别做相对应的课堂互动练习与教师讲评。

《设计原理》课程中应用到的相关图片及课程现场

课堂教学实施流程图

|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的思考|

引用案例需恰当,不硬套

新增案例的内容信息需真实与准确
案例的图片资料尽量做到清晰可辨

由于多数新增或替换的案例属于历史,故在备课时对于信息的准确度、图片的清晰度增加了不少难度,但也因为这个缘故,对于任课教师来说也是一个学习与进步的过程。

党的二十大精神中,“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建设美丽中国”,以及“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好是设计目的的根本。因此,希望通过合适的案例,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印象,也给学生们将来的创作有很好的示范作用。

曾有老师担心专业课程的课程融入思政建设会影响本身课程专业知识讲解的时间,但如果用好案例、巧用案例,我相信得到的收获是双倍的。

本文配图来自《设计原理》课件

图文|陈 晔

编辑|张译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