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明中学84届校友郦宏、杨立新:向明之春,始于八十年代那个青春小岁月的大舞台
发布时间:2021年11月26日      来源:校友会

郦宏(左),向明中学1984届毕业生。首届”向明之春”筹备人之一,高中毕业后进入上海科技大学学习。之后曾在华东计算机系统工程公司工作。1991年赴美留学学习工业工程,曾就职于丰田汽车公司、福特汽车公司和麦肯锡咨询公司,现从事企业管理体系的咨询工作。

杨立新(右),向明中学1984届毕业生。现从事出版工作。

向明之春,始于八十年代那个青春小岁月的大舞台

看了几篇“向明大礼堂”网站里前辈的关于青葱校园的记忆,颇有启发。脑海里,旧影渐渐浮现,故音已有回荡。虽苦于找不到当时首届“向明之春”所处的那个缺手机少相机时代的任何影像,珍藏的节目单也隐匿于故纸堆中,但看看,是不是靠记忆碎片,用上情感的浓油重彩,能拼出一幅色彩缤纷的“印象派”旧画呢?憋了几个月,才完成功课,争取拿个“万岁”分数,半块砖引出众多美玉。

上网搜了一些向明的照片,尤其是向明大礼堂的照片,希望从多数是现有景色的照片里,由外至内,触发关于以前的点点线线的记忆……

“向明之春”的全称是“‘向明之春’文艺汇演”,之后称呼有所变化,成为“文化艺术节”。这个活动,传承至今。1984年的春天,也是我们84届毕业之前最后一个春季,事如其名的首届“向明之春”鸣锣开场。校园的文艺演出,其实源远流长,那么“向明之春”到底有什么让人魂牵梦萦的地方呢?“魂牵梦萦”这个词,在我们84届毕业30周年大聚会时听过,好像有点黯然销魂,用力过猛。不过,越回想“向明之春”的前世今生,越觉得,魂,牵一牵还是蛮有味道的。

说起“向明之春”的渊源,中学时代有两次活动的记忆可以拿来做个铺垫:初中时,应该是80年左右,日本中学生“万代太鼓”传统鼓艺团来我校访问。当时我们的国际交往是很少的,我们与日本小“外宾”举行了一次联欢演出,地点在改建之前的单层的向明大礼堂。其它的事情记不清了,但印象最深的是对方演出的四射活力和绚烂色彩,而我们上台的一排女生大合唱,虽青春靓丽,然仍是一水儿的中间高两边低,一本正经的浅灰色……

到了高中,向明中学改建了大礼堂,升级了正规的剧院座椅、加建了豪华的二层坐席,音响也脱离了高音喇叭时代。我们还接待了来自横滨新井中学的少男少女们,这时候,长大了几岁的我们已经“不买账”了,要“搞点噱头势”。演出的时候,不再满足太阳灯,而是从舞台后面翻出几盏尘封的聚光灯,然后去南京路幻灯商店买来各色透明彩纸,演出的时候跟着音乐,变幻着舞台的灯光色彩,让我们向明的舞台,第一次变得有那么点“流光溢彩”……

现在看到网上很多怀旧八十年代的文字,多是回忆那时的苦中作乐,更多的是品味曾经的刻骨感受。八十年代,尤其是对于我们那时正值青春年少的这一代人究竟留下了什么?我发现把我们几个当年上蹿下跳“攒”起首届“向明之春”的小老头儿小老太太的碎片化回忆,再次拼凑起来,回回锅,便是一桌挺有回味的老字号套餐啊!

那时,虽然多数男生还穿着单色的确良衬衫,女生还把衬衫放在裙子外面,啥身材都整模糊了?但八十年代,特殊在非常多的事物对于我们、我们的校园乃至瑞金一路长乐路外面的社会,都是那么地新鲜。就连成年人,后来才知道那时也同样品尝着从未有过的对“新”的甜酸苦辣。

而我们,则有意无意地贪婪地吮吸着这个既紧缺也更加慷慨的时代赐予我们的养料。记得举办常态化的文艺展现活动,也就是后来命名为“向明之春”的最初主意,来自当时的团委书记、比我们大几岁的杨老师。对,学生时代,总是觉得比自己大几岁的,都是大人。以前的文艺演出,一般都在有关的节日或学校专题活动中,作为烘托气氛而组织的。为什么我们不能策划搭建一个能够展现向明的文艺氛围及学生才艺的平台?当年没有“平台”一词,那时叫“舞台”。而青葱激情涌动,文艺细胞爆表的“文青”同学们,在每年的春天,都能有个展示风采的机会与空间,传承下去,跟我们向明的黑板报一样,成为向明学校生活的一个品牌,必然是一桩美事。后来的感受,才体会到这种展示自身风采的冲动,曾是多么地“急迫”和踊跃,这也是“向明之春”草创而获得意想不到的成功的重要因素。

正是由于这个从未有过的基调,从一开始的规划,节目编排,到最后的排练演出,首届“向明之春”,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特点:

首先这是一台学生们自创、自导、自演、自管,投入精力、才艺,并能享受整个过程和最后结果的“群芳自赏”的大戏。通过同学的头脑、手和笔、嗓子和舞姿,除了风月稍逊,我们有歌有舞、有诗有戏、有声有色、有趣有知,更有回味。

这次演出,已经远远超出团委的文艺或宣传组织职能的范畴,新成立的学生会,各年级的文艺积极分子,相当广泛地参与进来。仍记得那段时间,教学楼天台以及搭建的临时教室,常常成了放学以后各个节目排练的露天和室内排练场。

记忆中的“筹备”和“策划”阶段,大家都是课余“玩票”,但是大家动足脑筋,如何让首届“向明之春”能够与过去的文艺演出有所不同,能够耳目一新?没有人会纠结是否专业,是否会很土,尽管用今天的眼光看,当时的“创意”,不管是节目编排,舞美,道具,音响,服装……都是非常简陋,相当青涩,甚至有些滑稽,但这是从未有过的心动,身心解放。那时是否真有种鸟儿出笼的感觉,回想起来好像似有似无,尽管我们作为毕业班,演出主要力量的高一高二同学的学习压力也不小,也有当时一些“理所应当”的束缚,但首届“向明之春”的过程和结果,无一不处处体现着专属于我们的放飞。

那时有很多有趣的争议,比如要不要表现一些懵懂的青涩爱情?是啊!谁又能否认校园一点点“绯红”的存在啊?不过最后,传统暂时“战胜”了艺术。算了吧,毕竟当时,谈恋爱是严格禁止或要被严肃惩处的,不方便被认为我们做节目搞活动是“提倡早恋”的哦。所以经过共识,咱不趟这一潭美丽的浑水,哪怕是暗恋,咱也处理的艺术一点,变成热乎乎的友情的礼赞,对,就这样!描写恋爱嘛,等进了大学再使劲儿描!

节目编排,过去经典的几大件,大合唱、独唱和组舞、诗朗诵等模式,咱来个突破吧。艺术细胞不够用咋办,两大杀手锏:三十个臭皮匠+山寨啊。那时候虽不是家家电视,更无网络,但也可以从春晚啊、大西洋啊加里森啊、姿三四郎啊敌营十八年啊……等等啊、还有《大众电影》啥的上找点借鉴嘛。

再如,传统的文艺演出总有个被称为“报幕员”的出台,身形笔直,字正腔圆,气宇轩昂地朗声曰道:“同学们,下一个节目:女声小组唱……”,这次我们斗胆实验了所谓“主持人”的新形象,当然也是从电视上抄来了,还特别给首届主持张宇和祝润同学扮上了,给男主持人找了一根当时很稀奇的领带。然而很多年以后才知道,这种针织领带是女式的,很不好意思哦!不过两个字:好玩,要的就是这个味儿!

除了肯定有的唱歌、器乐演奏等标配节目外,86届同学献上自编自排的现代舞,艳惊四座。由于找不到节目单,而且不擅长记人名,所以花名册只能靠大家来凑了。平时动嘴的“向明之声”广播站成员,也形式山寨了一场哑剧,内容则纯属原创,都能对号入座,描写了我们学生生活的一天。记得参与的有8586届的“台员”:如陈彦佳、付其皓、祝润等同学,还有了“灯光师”唐晖,当时真不知道那些可怜的灯能不能经得起我们一番折腾。

诗朗诵是少不了的,那年头,外面的远方,都是一片诗乎乎的,但我们要自己写,写自己的东西。如今84届同学聚会,一个怀旧热点就是我们去青浦野马浜的学农和军训,曾是走读的我们难得的朝夕相处。于是我班杨诗人立新粉墨一番,塑料普通话了他自己作的《野马浜的秋天》,还有配乐哦,音乐好像挑的是“我们过去的时光”。

后来满大街的各种竞猜,当时我们也从电视里山寨下来,搞了一个有主持人(朱延龄同学),有声光电,有抢答,有个性展示的上台知识竞赛,历史艺术科技大杂烩,题不一定出得好,但搞得全场挺嗨的。记得我们班的代表王汉峥,谢幕时很绅士地走上去跟主持人握了一把,众人大乐。

用一句当年的老话儿,啥叫“群众性文艺活动”,这才是啊。一大群同龄人,愿意一起用自己青涩的天赋和意愿,去尝试那些一本正经的高大上来兮的东西,像模像样,然后自己去品尝即便酸涩的成果。看到过我们毕业以后“向明之春”的节目,好惊艳更震撼,还有新编历史剧!大概这才是“向明之春”好玩、好看、好怀念的地方。

这次“向明之春”的举办,其成功与否和对于校园氛围的改变,个人说不太好,也不说“自有公论”这种寒毛凛凛的话咯。不过根据大家的花絮性记忆的拼图,让首届“向明之春”,作为一生唯一的学生时代一个可以值得怀念的一个“剧情”,也是不为过的。这种经历,感觉都是那么自然而然。也许正是我们的年龄、向明中学的沃土、外面的世界,才迸发出我们这种需要认识自我,尝试展现自我的冲动,自身和群体也同时开始认识生活,通过去亲自体验,用初心去推开第一扇和又一扇酸甜苦辣的生活之窗,我们学生时代的学习生活,社会活动、情感活动,都是这些窗户。

青瓜虽不熟,也盼望蒂落,如多年后喜欢过的一首法语歌:《Je me reconnais en toi》(我因你认识了我自己)。因此,自得、自恋、自省、自豪中……

在此对一起凑回忆的同学们说一声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