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明中学1956届校友、上海理工大学动力学院院长华泽钊
发布时间:2022年11月23日      来源:周剑霜


db421bd2855c241c36c2d6d021a8738

华泽钊,祖籍福建福州,出生于上海。上海市向明中学高中毕业;清华大学热能工程本科和工程热物理研究生毕业。1965年到上海理工大学工作;1980-1983年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任研究人员,研究低温生物医学工程,回国后创建低温生物工程研究所。1986年由讲师破格晋升为正教授;并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首批低温工程博士生导师。1991-1992年应邀赴美国纽约州立大学任研究教授。曾任上海理工大学科研处处长、动力学院院长、低温医学与食品冷冻研究所所长;曾兼任中国科学院低温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兼职教授、西安交通大学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上海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重点学科教授、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首席教授、两个国外期刊和两个国内一级学会期刊的编委等。华泽钊教授每年都坚持给本科生主讲《制冷原理》、《食品冷冻冷藏原理与设备》等课程,历年来撰写和正式出版教材8本,其中2本还以英文出版,在国外发行。曾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十余项;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四等奖、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二等奖等奖项。曾获得2003年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奖、1997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和1996年上海市优秀教材一等奖;曾获1989年、2001年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和1997年上海市劳动模范称号。

华泽钊教授在低温工程热物理与生物医学相结合的新兴交叉学科——低温生物医学科学方面,提出了系统的理论和实施技术,并和医学、生物部门配合,成功地实现了许多重要细胞、组织的低温保存,提出并实施了低温显微DSC、超快速冷却技术,完善了低温显微镜、电镜样品制备技术,在低温生物医学技术、细胞组织的低温保存、药品和食品的冷冻干燥、食品冷冻冷藏和制冷测试技术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先后获得1996年机械工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997年国家自然科学四等奖,2005年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10余个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奖项,发表100多篇论文,其中,被SCI索引30篇。

华泽钊教授指导和培养了一批制冷与低温、医学与生物领域的杰出人才,其中包括微创医疗科学有限公司董事长、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者常兆华,海尔集团生物医疗本部部长、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者刘占杰等。2003年,上海医疗器械高等专科学校划归上海理工大学后,华泽钊教授出任新建的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首席教授。由他亲自指导和培养的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团队,2011年建成一级学科博士点,2014年建成博士后流动站。


我与清华(一)

---  华泽钊  ---

按语:华泽钊先生是上海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知名学者,他200512月为纪念上海理工大学100周年大庆,曾纪实撰写《在这里创业——上海理工大学工作40年杂记》,随后撰写《我家长辈的故事》、《在纽约和上海考驾照》和《科学基金助我三十年》。华先生在清华大学从1956年初入大学本科到研究生毕业1965年共有九年的学习、生活经历。对于这段经历,华先生撰写的《我与清华》直接正面叙述自己的体验。尽管由于大部分信息早已丢失, 很难回忆和查询,也由于当时政治运动多,酸甜苦辣各种滋味都交错一起,很难准确描述,但是他的成长正如文中所说心得“长期的生活磨练,特别是清华的九年学习生活,加上MIT 的三年,我已经养成了自觉和主动进行脑力劳动的习惯。不干活,不出些成果,心里就难过。创造性思维劳动已经成为我生活的第一需要。在劳动中自我发展、自我创造、自我实现”。华先生长期教学科研工作,成果丰硕,桃李天下,是我们学习的楷模。限于篇幅,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分三次刊登,以飨读者。

1、高中时就想考清华

我高中是在上海向明中学,它位处市中心的瑞金路淮海中路,是当时卢湾区唯一的一所市立中学。卢湾区曾经是法租界,是上海市著名的文化区。区里中学很多,但公立的只有一所“务本女中”(我姐华筠毕业于此校,后它改名为“市三女中” )。1952年,震旦大学(上海二医的前身)附中改为市立。更名为“向明” 。 1953年,我考进了向明中学高中部;我弟弟华泽鸿考进了该校的初中部。

  中学时我对数学特感兴趣,任课的邱调梅老师对我的影响和帮助很大。当时我参加了刚兴起的数学竞赛,还写了篇有关级数的“论文”。据说,我们毕业后的第二年,他就被调到师范大学教书了。

  1956年是中国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那年1月,党中央提出了 “向科学进军” 的口号;组织了几百名专家,制定出我国第一个发展科学技术的长远规划,即《1956年至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1956124日,中国科学院首次向我国有成就的自然科学家颁发了科学奖。获奖者中有钱学森、华罗庚、吴文俊、钱伟长等。

  当时的形势对我们高三学生触动很大,一心想报考尖端专业、一流大学。1955年国务院已决定将交通大学西迁至西安,56年春,中学组织高三学生到徐家汇,参观了交大在西安新建校区模型。当时许多尖端保密专业在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哈军工)和北京航空学院 (北航),全是通过政审保送的,我没能挨上。

6岁时,父亲就在日本侵华逃难中过世了;全靠母亲一人工作,养活6个子女。她曾在北师大女附中读书,她说“清华”和“燕京”是最好的。我三叔是清华化学系毕业;三姑是燕京英语系毕业的。燕京大学是美英基督教会开办的著名教会大学,在1952年的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中被撤消。北京大学也是所最著名的大学,1952年由城里沙滩的“红楼”,迁至西郊的“燕园”(原燕京大学校址),与清华大学比邻。清华大学的名气最响,是我最向往的。我也曾想过北大的数学力学系,据说是搞火箭导弹,但又听说上课是有解放军值岗的(后来才知道,这全是误传)。而清华大学动力机械系的“燃气轮机”和“汽车”专业对我们这批高中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就这样,我选择了清华大学。

2、在清华大学经历的专业变动

1956年夏,我考上了清华大学动力机械系。在向明中学我们的一个班里,有十几个同学去北京。司徒敏宁、王人杰、沈文浩和我进了清华,孔凡平进北大物理系,其他进北京矿业学院、农业机械化学院、政法学院等的都有。

上海到北京,现在坐高速铁路只要5小时,可我们那时不仅时间长得多,而且还要换车、摆渡。因为当时还没有南京长江大桥。我们得先乘沪宁线,从上海到南京;下火车乘船,由南京摆渡到浦口;再乘津浦线、京津线,由浦口经天津,才能到达北京。路上十分辛苦,座位挤、行李多。不仅车厢的地板上挤满了人,瘦小的同学还挤进座位下面狭小的空间睡觉。

出了北京车站,就见到清华迎新的大横幅。乘上大卡车,就直接开往清华园。当时北京街道很窄,人也很少。车过天安门时,清楚地看出天安门城楼上还长着杂草。

我们当时刚进学校,对专业情况很不了解。2003年清华热能系 (原先叫动力机械系) 举行50周年庆典,出了本记念册。从中得知些较确切的信息。清华的工学院是1932年成立的。当时设机械、电机和土木三个系,其中电机是最好的。“清华电机”,用上海话讲就是“青蛙田鸡”。机械系内分3个组:动力工程、机械制造工程、飞机及汽车工程。机械系系主任是庄前鼎教授(1902-1962,上海青浦人,青浦口音很重),后来成立动力机械系,庄先生任该系的系主任,一直到我们读书时。

1952年院系调整后,清华的动力机械系只有2个专业:热能动力装置和汽车专业;3个教研组:热力发电设备教研组、汽车教研组和热工学教研组。我们进清华的1956年后,有二位教授对新专业建设作出特殊贡献,吴仲华和王补宣。他们都是清华公派留美的归国学者。吴仲华先生(19171992)1954年由美国MIT、美国宇航局回到清华,任动力机械系副系主任。他于l956年在清华创办了燃气轮机专业; 同时在中国科学院力学所创建了动力研究室(当时设在清华园内;后发展为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1957评为学部委员。清华的燃气轮机专业成立时,还从动力系其他专业二年级抽调了一些优秀学生,组成了最高的一个年级“燃9(1954年入学,五年制,1959年毕业)。后来在上海理工大学任教的吴文权教授,就是“燃9”的,毕业后他是吴先生的最得力助手。而陆龙云和黄希程则是“燃1”的 (1956年入学,61年毕业)。吴先生在清华深受师生欢迎,但却是学校“拔白旗”的批判对象。他一挨批就“躲”到科学院去了。清华是我国兴办“燃气轮机”专业的唯一高校,五十多年来国内的燃气轮机未有重大进展。直到近日,201278日,上海市政府与清华大学签署了《关于燃气轮机领域战略合作的框架协议》,希望今后有快速的发展。

另一位是王补宣先生(1922-  )1949年由美国普渡大学回到清华,1980年评为学部委员。1957年他负责兴办了《工程热物理》专业,主要为尖端技术服务,取了代号《410》专业,是当时动力系的唯一的涉密专业。1957年时《410》专业主要从事核反应堆的热工程。1960年,该专业改为航天燃烧器服务,被划归《工程力学系》。王先生留在动力机械系,主要研究热力学和传热。直到文革后,他又在动力机械系重建了《工程热物理》专业,所以现在清华有两个《工程热物理》专业。

我进清华时是“工业热工”专业,这原是高教部要清华、南京工学院、华中工学院等三所学校办的新专业,并于1956年开始招生。当时清华组织老师走访东北老工业区,认为该专业对象笼统,内涵广泛,四年课程庞杂,难于收效;不如工理结合,强化基础,改搞五年半的《热物理专业》。1957年又组织考察了莫斯科动力学院和列宁格勒工学院,回来呈报杨秀峰部长。经高教部同意,清华停办《工业热工》,改办《工程热物理》。(这些情况是王补宣先生最近来信告知的。

由于清华的特殊地位,一些新专业的设置是和中央领导有关的。当时全国高校领导中只有2位党中央候补委员,清华的蒋南翔和哈工大的李昌(2人均曾是清华学生,一二九学生运动的领袖)。195211月起,蒋南翔任清华校长,直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历时14年。期间,他曾任过高教部部长,但仍兼任着清华校长。

院系调整后,清华大学由一个多学院制的综合大学,转变为一所多科性工业大学;目标主要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急需的工程技术人才的“红色工程师摇篮”。

根据以后公布的材料, 1955114日周总理同李四光、钱三强等谈话,询问了我国核科学研究情况。随后,毛主席主持召开了会议,制定了中国发展核工业的战略决策。接着, 19559月高教部组织了一个以蒋南翔为团长,由周培源,钱伟长与胡济民等组成的访苏代表团,了解苏联有关核专业及其他尖端专业的办学情况。回国后蒋南翔提出清华要办“工程物理系”等10个新系和专业,经主管教育的陈毅副总理批准。195610月“工程物理系”成立,何东昌为首届系主任。

就是在这样的大形势下,成立不到半年的 《工业热工》专业就撤销了,两个班60多人开始重新选择专业:有留在动力机械系其他专业,也有改去其他系的,有一位还去了建筑系。当时多数学生是喜爱尖端专业的,想搞核科学与工程 。最后从两个班里选了十几个人,和工物系其他专业抽调来的同学一起,组成 《工程热物理》1字班,代号为《4101》。专业的负责教师是王补宣先生。我们就在《410》里学习、生活了约4年。

后来,为了发展以“两弹一星”为代表的国防高技术,清华将《410》专业划属于“工程力学系”,专搞航空航天发动机中的燃烧、传热等问题。保密的等级由原先的“机密” 级升至“绝密”级。一些密级不够的教师和学生被“退”了。被退的人不少,我记得我们l字班有7-8个,我,范天民、龚学晋,金文桂、邵乃辰等。当时被退的主要原因是社会关系“复杂”,有的是归国华侨,有的亲人为神职人员,而更多的是有亲友在台湾或美国。

我们几位学生被退后,好似由天堂摔到地下,情绪极为低落,认为理想全破灭了。有的还把心爰的多年听课笔记撕了。动力机械系精心地给我们作了安排,把我们编进了“热1 ” 班; 请最好的教师给我们补上了许多热力发电设备的专业课。王补宣先生十分耐心做思想工作,要和我们一起建立“热工中心”。我们最后一年的毕业设计就是在王先生指导下进行的。

本科毕业后,龚学晋留校当助教; 范天民和我在清华热工教研组当研究生; 金文桂去吉林工大任教....。后来才知道当时被“退”出来的,还有其他年级的同学。曾任上海自动化研究所所长的张继培告诉我,他是从《4104》班退出来的。1958年他报考清华的志愿是 《工程物理化学专业》(即放射化学专业,搞铀原料的),被录取在《410》专业。他说“1960年被踢出保密的410专业时,都难过了好一阵,现在看来却真是好事了”。此后他到了《热4》班;后来又转到新建的《热工测量与自动化》专业。

当时清华学生对科学事业追求的热情是很高的;但青年学生对专业和事业的想法并不正确。大学里就是学习如何做人,如何学习的; 而专业并非很重要。毕业四十年后,《4101》班同学聚会,班里的同学大多都是在从事非保密的动力机械和热能方面的工作。

20127

(未完待续)

2016年病故